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,做好“三農”工作對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、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具有重大意義。
今年以來,我國鄉村發展動能增強,農民收入持續增長。農業農村形勢開局良好,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了重要的壓艙石作用。
前不久,農業農村部認定首批20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園,示范帶動各地創建農業產業園,推進鄉村產業振興。
走進江蘇省耿圩鎮多肉產業園,可以看到網絡直播、快遞打包,一單接一單的多肉正在銷往全國各地,讓產業園里的農民忙個不停。
完善的基礎設施,通達的電商平臺,快捷的物流網絡,讓產業園里的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發展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鄉村振興,關鍵是產業要振興。為有效推動鄉村產業振興,目前,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正加快推進。中央和各省已投入175億元,創建了1000多個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園,帶動了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。其中,僅全國62個國家級產業園就形成了95個主導產業,撬動金融社會資金近1800億元。
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吸引了更多懂經營、會管理的人扎根農村,促進鄉村人才振興,讓鄉村發展迸發新活力。目前,返鄉下鄉人員達780萬人,本鄉創業人員3100萬人。農村創新創業人員不僅增加,結構也在優化,平均年齡45歲左右,高中和大中專以上學歷占到40%。
作為蓬勃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,農村原有的農家樂也正在提檔升級,成為休閑農業、鄉村旅游的亮點。
在山東省東楮島村,村里對600多間閑置的海草房進行保護性修復和開發,打造成精品民宿,發展康養休閑旅游。
一季度,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預計保持兩位數增長。
鄉村發展動能增強也帶動農民收入增長。一季度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00元,實際增長6.9%。
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的數字顯示,伴隨著鄉村發展動能增強,今年以來,農業農村經濟亮點頻現。
當前,夏糧長勢正常,豐收有基礎。預計優質專用小麥面積占33%,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。
結構調優,品質也調綠。一季度,新認證綠色食品3580個、有機農產品1642個、地理標志農產品71個,產品總量接近40000個。
一季度,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8769億元,同比增長2.7%。